9月10日教師節這個特別的日子,天朗氣清,金桂飄香。中央飯店正進行一場特殊的文化活動。邱世鴻教授首次收徒五名,在此舉行了拜師儀式,整個過程豐富,熱烈,完美。五十歲以后,知天命之年,在社會各界之強烈要求下,邱世鴻教授慎重考慮和選擇了五名學有所成的學員為入室弟子。南京的楊瑤、胡玨平,蘇州的王華貝,姜堰的田云、江平,在此拜師。下午2點,邱世鴻教授召集弟子及主持人,研究生,部分專家、嘉賓在中央飯店二樓舉行座談會,對拜師的意義,形式,過程,責任等進行了闡述,聽取大家對此活動的意見。
張天來副院長表示,此事意義重大,值得作詩相賀,并認為邱世鴻教授此舉樹立了典范,當今物欲橫流,文化傳統亟待延續。有影響力的邱教授挺身而出,發揚古代優良傳統,令人關注。國學面臨挑戰,更需要文化學者共同努力。強調中國文化存在“危機感”更需要像邱教授這樣的有識之士將傳統發揚光大,更需要去傳承,去傳播。強調“文化傳承”責任時不我待。

研究生董艷認為成為王珂教授的研究生非常榮耀,有機會參加師叔邱教授的拜師儀式更使人受到鼓舞,自當繼續努力,修身精進,作個好學生。研究生王寧認為南京文化氛圍勝過家鄉寧波,邱教授在寧波設立工作室正可以傳道授業,拓展文化建設渠道。自己對傳統文化非常喜歡,邱教授收徒涉及詩書畫印文,與眾不同,古詩與新詩可以相通,互補。仲斗先生認為邱教授具備傳統文化水平,發表,獲獎的東西很多,社會影響較大。邱教授對中國文化的喜愛,表現在具體行動中,比如拜師儀式就是。這種形式很好,層次豐富,面也廣,途徑好,不忘初心,勇于擔當。
張慧女士認為,有幸通過同事田云認識邱教授及大家,感受深刻。自己的孩子原來進步慢,在田老師的指導下多次獲獎,興趣很高。田老師是邱老師弟子,很多教學經驗都是邱老師的再傳,效果明顯。自己上課感覺沒有田老師充實,需要彌補文化修養。張春蘭女士認為收徒形式很好,很有意義,特意帶孩子來觀摩學習。
楊鑫先生認為,二十年前受教于邱老師,書法篆刻的影響至今。一個人形體容貌再好,也不如精神的優雅。這是藝術修養和文化積累所致。有思想,有層次,有內涵的人,不僅只傳播知識技巧,更傳播人品思想

吳愛軍先生認為,首次參加邱老師的文化活動,六字概括:感謝,羨慕,祝愿。早年受教于邱老師,得到許多支持。自己也曾當過老師,很單純。現在俗事多,羨慕弟子們的機會好,正規學習。南京推崇邱教授,帶出許多優秀學生,影響大。他每帶一班都影響幾百人,我們感到欣慰不已。
儀式由中國梅花藝術館館長戴中禮,東南大學教授、博導王珂二人主持,幽默風趣,感染力強。宣布與會嘉賓名單,介紹弟子,導師簡歷,收徒規則,主持和見證了拜師儀式。弟子跪拜三磕頭,師生互贈禮品。導師特意為每位弟子用仿古宣書寫了自作詩,題名紀念。
拜師過程氣氛達到高潮,相機、手機不斷閃爍,記錄歷史瞬間。拜師儀式簡練而生動,師生互動合影,眾人歡呼祝賀。研究生代表李偉發言表示祝賀,并為師弟師妹提出了奮斗目標。最后導師邱教授致謝,宣布了收徒規則,學習規劃,任務布置。尤其提出發揚‘三正’精神,‘三心’觀念,‘三力意識’,希望大家監督指導,并在兩年后舉辦師生大展。潘寧秋先生特意為邱教授造像,石延平先生篆寫‘’今世鴻門再立雪‘’,頗有深意。隨后自由形式的歌舞表現,意大利衛雅歌唱《我的太陽》,袁裕陵的快板,研究生董艷、王寧的朗誦,胡玨平的蘇州彈唱等,又掀起了另一浪高潮。收徒儀式整個過程都熱烈美好,令人難忘。這是邱教授在南京舉辦的第四次文化活動,也是南京首次比較規范的收徒儀式,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。

附祝賀詩聯:
一、袁裕陵賀聯
世譽東丘,公門立雪多桃李; 鴻圖南海,天宇摶風更激揚。
二、魏艷鳴賀詩
秋陽煦煦勝春陽, 競播春華秋韻長。 好趁明朝秋實艷, 琴樽詩酒滿庭芳。
三、張天來賀詩
蕭蕭秋風起,丹桂悄悄開。 弟子遠方至,邱園蘭蕙栽。 甲金籒篆隸,詩酒李太白。 高山流水處,大道在胸懷!
四、石延平賀句
今世鴻門再立雪。